如东是化工大县,经过近20年的发展,如东化工园区进驻化工企业79家,逐步成了以农药、医药和新材料为代表的产业集群,化工园区被评为“江苏省特色产业集群”,连续三年跻身“中国化工园区30强”行列。
近年来,在省、市产改办的指导下,如东产改工作充分依靠化工园区企业间的“亲缘关系”和“链式效应”,互学互促,搭建共创共建共享的产改平台,在党建引领、赋能职工成长和维护职工权益等方面锐意改革、同力协作,探索出一条产业集群产改的“如东路径”,为化工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思想保障和人才支撑。
一、坚持学思共进,强化党建引领,引导产业工人听党话跟党走
如东化工企业共有企业79家,产改办在推进园区产业集群产改过程中,始终将党的领导放在第一位。一是强化思想政治引领。坚持“党建带工建、党建促产改”,把党的领导贯穿于产业集群产改工作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在产业工人中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学习党的十九大和历届全会精神,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引导产业工人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二是加强企业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企业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切实担负起企业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领导责任。推动党建带工建“三创争两提升”活动在企业深入开展,扎实推进党工“双培养工程”、劳模支部“双创双提升”工程,区内5家企业党组织先后获得县、市优秀基层党组织称号,产业工人新发展党员占全区新党员的60%,产生各级“两代表一委员”36名。三是发挥“三员”的示范作用。根据化工产业特点,组建产改指导员、联络员、观察员“三员”队伍,即县产改办派驻产改指导员,园区分片区设立联络员,企业班组设置观察员,将工会小组建在班组上,打通了产改的“最后一米”。
二、坚持素质共提,赋能职工成长,打通产业工人快速成长通道
化工企业技术含量高,对职工的文化要求高,园区在70多家化工企业中实施“产业生态圈人才计划”,打破产业工人职业转换、岗位调整、人才流通的限制,搭建产业工人成长的平台。一是深化校企合作。县产改办与国家开放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江苏开放大学等高校签订人才培养战略合作协议,开展订单式培养计划,通过“请进来、走出去”培训学习方式,提高职工的职业技能,推行学历提升圆梦行动,鼓励职工通过自学,获得更高学历,近三年来,累计600余名职工通过各种途径获得大专、本科学学历。二是定期举办技能比武竞赛。连续十年在园区举办化工产业工人技能比武竞赛,参赛人数超过3000人次,通过选拔,一批选手在国家、省市技能比武中获得奖项。园区在化工企业中统一设立“蓝领技术人才基金”,先后有80多名高技能人才领取200多万元奖励。三是成立创新工作室联盟。区内企业24名劳动模范成立了劳模新工作室联盟,针对化工技术联合攻关,通过经验交流、团队攻关、带徒传艺,激发了广大产业工人投身创新创的热情,也实现了园区内技术成果的共享。四是打通区内企业人才流通通道和晋升空间。园区内所有企业,对一线普工、技术工人和管理人员实施“同等评价、同等待遇”的“两同”政策,建立技能人才和技术人才“互转”的“双通道”晋升机制,拓宽了化工产业工人的发展空间。同时,园区内各企业对其他企业职工的职称、等级证书、工资等级等均实现互认,既方便了企业间人才的流通,又保证了企业内员工的稳定。
三、坚持生活共享,强化以人为本,打造产业工人高品质生活圈
为进一步加强对化工企业的环保、安全的管理,如东将化工园区建设在洋口镇较为偏僻的海边。目前,全县所有化工企业全部退镇进区,同时,招引了一批国外500强和上市企业入驻,共有近2万多名外来务工人员,由于区内生活配套相对滞后,员工8小时之外的生活相对贫乏。为改善园区职工的生活,打造服务职工的生活服务圈,县产改办多措并举,维护职工的权利。一是建设职工公寓,给予职工“家”温暖。积极协调洋口镇党委政府在土地资源紧缺的情况下,划拨200亩土地,给企业建设职工生活区。优嘉植保率先投资2亿多元,建成了环境优美、功能齐全,配套完善的“优嘉植保花苑”,随后海正药业、长青农化也相继建设4个示范性产业社区,满足了部分外地员工的生活需求。目前,洋口镇党委政府计划投入3.8亿元,在园区建设人才公寓和公共租赁住房900余套,并配套建设公立医院、公立学校,实现与县城的教育、医疗资源均衡化。二是拓展文化阵地,满足职工“心”需求。拓展洋口镇党群服务中心功能,推动图书馆进企业活动,园区企业所有图书室均实现了与县、镇图书馆的“一卡通”,通借通还,园区定期举办区内企业职工“共读一本书”阅读征文比赛、演讲比赛。将健身馆、乒乓球馆等文体设施向园区延伸覆盖,园区每年都举办全民健身运动会、篮球联赛,园区代表队多次在县、市举办的各类体育竞技比赛中获奖。园区定期组织区内企业开展联谊活动、相亲活动,促进区内企业职工的交流。三是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建立福利增长的“薪”机制。借助职工有事好商量平台,在企业中推行工资集体协商机制,推动技术工人能绩工资制,实现工人技能水平与薪酬等级挂钩,针对化工业企业特点,推行环保、安全能级工资,受益职工达1万人。此外,根据企业各自的实际,建立了退役军人补助金、精细生产管理奖、技术革新金点子奖、思政工程师补贴等,提高了职工的福利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