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停用栏目 > 经验交流

打造核电建设铁军 培育高素质核电产业工人队伍

发布日期:2022-06-14 16:50 浏览次数:

中国核工业华兴建设有限公司工会

 

中核华兴作为江苏省产改试点单位,严格按照江苏省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试点工作的方向和要求,立足全球核电站土建施工建造龙头企业的优势资源,以核电建设中的技能工人为中心,以建立培养、考核、使用、待遇相统一的分配制度和激励机制为目标,解决公司高质量发展中核电产业工人资源短缺、技能人员培养周期长、核电经验人员不足、队伍不稳定等矛盾,调动广大产业工人学习技术、钻研技能的积极性,增强技术工人自豪感、荣誉感,打造一支人员稳定、技艺精湛,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具有良好核安全文化底蕴的高素质核电产业工人队伍,为核电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一、精确定位,精准施策,产改“543”体系稳步实施

中核华兴围绕产改目标,加强顶层设计,抓住“激励”这一核心,精确定位产改思路,搭建了产业工人培养“543”体系,即建立5个制度(薪酬管理、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分级管理、技能工人培养规划及生产运动会管理制度),落实4项激励(薪酬待遇、职业发展、技能提升及政治待遇激励),实现3个提高(政治待遇提高、薪酬福利提高、素质技能提高)。公司相继出台了《产业工人薪酬管理制度》《生产运动会管理程序》《产业工人培养方案》《产业工人分级管理制度》《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管理制度》,形成了产改工作的制度体系。同时加强组织建设,成立了两级产改组织机构,明确职责分工,细化目标任务及工作要求,建立日常沟通机制,确定了产改观察员,及时了解和反馈产改工作进展情况,产改各项工作按计划有序推进有效落实。

二、精密把控,精耕细作,产业工人规模及质量稳步提升

中核华兴针对核电工程对钢筋工、木工、混凝土工等工种需求量较大的实际,以及铆焊工和测量放线工等技能要求较高的工种,采取优化薪资、外引内拓的方式,确保核电产业工人数量和质量“双提升”。

1.对外积极拓宽外部招聘渠道。在优化产业工人薪资和福利待遇的同时,加大在河南、贵州、四川、云南等地的宣传力度。对技能要求较高的铆焊工和测量放线工采取校企定向合作的方式,建立起具有核电建造特色的课程体系,并派驻专业指导老师,夯实定向培养人员的岗前技能培训。目前定向合作院校已扩充至10余所。

2.对内开拓内部渠道。将产业工人招聘指标与项目经营业绩考核挂钩,确保产业工人队伍“提质增速”。开展工长、助理工长、班组长内部试点选拔培养,通过推荐、考核、培养,建立起产业工人技能领头人和管理团队。2021年招录产业工人1006人;截至目前,核电产业工人达2016人,工长、助理工长、班组长135人,比产改初期的1000人增长超过100%。

三、精心培育,精巧谋划,产业工人素质技能持续提高

中核华兴采取“1+2”工作模式,通过出台培训方案,开展技能分级和技能比武,有效促进和推动产业工人素质技能的提高。

1.以专业化提升培训质量。2021年,公司出台《产业工人培训方案》,对产业工人开展质量、安全、技能等专业培训。针对核电项目培训需求,统筹制定专业培养方案,组建工作组,采用理论与实操相结合的方式,将理论教学成果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开展技能提升以及授权类培训。培训中,工长、技术员全程跟踪指导产业工人施工作业,确保培训效果。

2.以分级认定筛选技能工人。中核华兴参照国家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要求,开展内部分级认定工作,建立了内部技能分级题库,组建了内部评委专家库,确定了分级标准与方式,编制了内部技能等级分级方案。通过分级认定,进一步推动产出工人的筛选、退出以及技能等级与薪酬挂钩工作。公司已在江苏田湾核电项目、山东国核示范工程项目、福建霞浦示范快堆项目组织开展了钢筋工、木工、混凝土工三大工种的内部技能分级认定工作,共认定高级工54人,中级工300人,初级工338人,学徒工250人,退出210人。技能等级认定后,拉大了高级工与初级工薪酬的差距,收入总额相差约25%,进一步激发了工人提升技能的积极性。

3.以竞赛比武提升技能水平。中核华兴各核电项目积极组织产业工人参加内外部劳动竞赛及技能比武,编制技能比武方案,择优选拔人才进入产业工人专家库并担任教练,通过“一对一”、“一对多”的师徒帮扶模式,快速提升团队整体技能水平。目前,产业工人队伍达到中高级工水平人员占比超过30%,成熟经验人员达600人以上,为核电工程建设提供了技能人员保障。

四、精细管理,精益打磨,产业工人管理模式不断创新

中核华兴不断探索产业工人管理模式的创新,采用“精细化管理平台+标准化班组建设+班组积分管理”的模式,提高产业工人的工作效率。

1.精细化管理平台提高管理效率。公司依托精细化管理平台,将“人为管理”转变为“平台管理”,建立起从任务发布、跟踪到工作面结算的闭环管理模式。各核电项目通过“信息化+技术”,将现场施工要素进行整合汇总、统计分析,通过精细化管理平台动态获取每日班组施工作业情况、产业工人出勤情况,每周对班组进行分析比对,及时了解班组劳动功效,进一步提升了项目管理效率和成本控制水平。

2.标准化班组建设让产业工人更快适应岗位。针对新入职的产业工人,公司建立“标准化”班组建设流程,坚持“全覆盖、易操作、可视化”,对员工进场报道、用品领用、岗位职责、施工流程、安全和质量管理要求等进行优化整合,以直观、通俗易懂的方式,使新上岗的产业工人能够快速适应现场施工环境,熟悉施工流程,融入班组建设。

3.班组积分管理提高产业工人安全意识。试点实行班组安全积分考核制,以班组月度安全工时作为考核的基础分,根据事故事件、外部投诉、人员违章、质量实施、奖罚记录等对班组进行考核,计算当月安全积分,并给予相应奖励,激发班组人员从“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转变。

五、精进思想,精彩绽放,产业工人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中核华兴注重对产业工人的关心关爱,通过构建多重关爱体系,让产业工人有更多的归属感、获得感和幸福感。

1.建立产业工人日常沟通机制。在纵向上,实现了核电项目经理部与班组的直联,在横向上采取施工分部领导定期联系班组的方式,加强与产业工人的日常沟通交流,了解其工作、生活中的诉求,帮助解决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2.搭建产业工人技能提升平台。各核电项目成立党员攻关小组,党员干部以身作则,带动产业工人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同时,通过业务考核、技能培训、待遇激励等,积极创建产业工人劳模班,建设产业化工人实操场、工具房、培训室等,为产业工人提升技能创造条件。

3.开展“党员与空白班组”结对活动。通过开展思想引领、政策宣传、技术指导等,使产业工人了解和掌握安全生产知识,树立安全理念,提高安全意识,安安全全上班,平平安安回家。

2021年,公司产业工人中共有26人次获得不同层级的表彰,其中24人次荣获地市级以上荣誉;产业工人人均月收入达到7500元,其中核级焊工人月均收入达2万元。在中核华兴这个大舞台上,产业工人正不断地绽放着自己的光彩。

中核华兴将继续把握产改这一重大机遇,不断强化思想引领,进一步提升产业工人素质技能,拓宽人才培养渠道,调动广大产业工人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更好地发挥产业工人在核电建设中的主力军作用,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来源:中国核工业华兴建设有限公司汪哿圯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