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江苏索普(集团)有限公司质检大楼内,工人们正在安装暖气取暖设施。“合理利用公司余热蒸汽,既能取暖,还能降低冬季用电负荷。这是咱们职工代表在今年初的恳谈会上提出来的,最近降温了,必须赶紧安排上。”江苏索普(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索普集团)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范立明告诉记者。
索普集团始建于1958年,原为镇江化工厂,现有工会会员近2700人,获得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五一劳动奖状、江苏省首批“幸福企业建设试点示范单位”等荣誉。1994年,公司探索召开与职工代表面对面的恳谈会,至今已30余年。近5年来,经职工提出、集团落实的项目达到120个,有效化解基层矛盾,职工满意度持续保持在95%以上。
面对面交流,直接沟通
范立明印象最深的一次恳谈会,是在2021年。
当时,公司400多名内退职工反映,与在岗职工待遇差距大,要求提高内退工资。当时,集团工会快速了解职工诉求,一面向内退职工耐心解释差别待遇是因为不在岗所以没有绩效奖励,一面向行政方积极争取增加内退职工生活费,让内退职工和在岗职工一样,能够享受到企业发展带来的红利。
在这场恳谈会上,企业行政方和职工代表面对面交流、直接沟通,增进了双方的理解和互信,有效化解了矛盾。
索普集团工会副主席马海燕介绍,公司的恳谈会一般安排在每年的职代会召开期间,每次会议时间为半天。会上,由董事长、总经理现场接受职工代表的提问,集团领导班子成员、职能部门负责人、基层分工会主席均列席,职工代表人数按不少于全体职工人数的6%选举产生,覆盖企业经营管理、规划发展、技术创新、安全环保以及生产一线几乎所有领域。
“如遇重大事项,集团也会临时组织召开恳谈会。”马海燕补充道。如今,恳谈会被集团作为制度建设完善,形成了闭环系统——包括议题征集、双向交流、跟踪落实和成果反馈4个环节。
会前,工会广泛听取收集职工意见建议,经梳理分析后提交给集团领导。会上,职工代表面对面地现场提问,集团主要领导现场答复或说明解决路径,有些问题需要会后进一步求证的,由集团工会在会后整理汇总,提请集团相关职能部门或单位作出进一步答复。
会后,集团工会整理形成一期信息简报,对职工意见分类整理,明确职能部门和整改时限,由职工代表监督问题落实,并对事项办理结果及时进行公示反馈。马海燕颇为自豪的是,很多职工在恳谈会后都表示“心气顺了、干劲足了”。
有求必应,带来满满归属感
随着时代发展,公司职工陆续提出一些新的诉求:一些职工不愿接受三班倒,一些职工希望解决上下班停车难题……
“遇到问题,我们首先想到上恳谈会提一提。”职工代表、集团热电厂设备员赵文斌说,“一次恳谈会上,有职工提出不接受三班倒,不愿上三班。没想到,过了不久,集团大幅提高三班津贴、新增三班工龄补贴和责任补贴。职工最多的能拿到2800多元的三班费,现在大家抢着上三班倒。”
“在2020年的线上恳谈会上,有一位职工代表提到,职业晋升通道单一,渴望开辟更多晋升通道。”这个话题引起了众多职工的共鸣,赵文斌至今记忆犹新,“集团紧锣密鼓谋划,突破职工职业生涯发展的‘天花板’,构建了行政管理、技术管理、职能管理、生产操作、特种作业五个大类以及管培生培养特殊通道等‘5+1’职工职业发展体系,给足职工成长空间。”
在赵文斌的记忆中,可圈可点的恳谈实在太多了,有职工体检血压指标高,期盼公司买血压仪,公司迅速回应,建设健康小屋,为职工提供血压测量、体脂检测等服务。
在职工代表、人力资源部部长郭兵看来,恳谈会上“交锋”最激烈的那次“主角”是电动自行车。一开始,职工提出骑电动车上下班,充电不方便,集团快速响应安装好充电桩等设备。但后来,集团环保安全部提出职工上下班骑电动车事故频发,鼓励大家乘坐厂车上下班。
经过来回多次恳谈,集团提出倡议,呼吁大家乘坐厂车,同时新增厂车停靠点、拓展职工私家车停车场,逐步减少或停用电动车充电装置。这样既照顾了职工的需求,也践行了安全导向。
“集团的有求必应,给职工带来的是满满的归属感。”范立明说。
一线职工收入增幅30%左右
“有了恳谈会,职工队伍非常稳定。”范立明介绍,“2018年集团明确职工收入与集团经济效益紧密挂钩,并向一线职工倾斜。近几年,一线职工收入增幅30%左右。”
作为市属国有企业,索普立足“创新求索、普惠民生”企业文化,从职工角度组织恳谈会,提升职工参与感、工作积极性和对企业的文化认同。
是什么支持集团这么多年坚持与职工恳谈?范立明认为,集团领导层对公司有着深厚的情感,也有直面职工提出疑难问题的魄力,恳谈会就是最好的证明。
职工代表、工会干部杨文和马海燕都说,在索普,职工之事无小事,集团每年都会挑出8至10个恳谈内容列入当年的为职工办实事项目。
“现在搜集意见建议的渠道这么方便,继续开这样的恳谈会还有必要吗?”面对记者提问,索普集团董事长胡宗贵认为:“技术再发达,渠道再多,也替代不了面对面交流的温度。数据能汇总问题,但只有真诚的对话才能碰撞出火花。恳谈会不是走形式,而是我们管理层‘挽起袖子干活’的态度——问题要当面听,建议要现场论,责任要当场领。职工敢说真话的会场,才是企业发展最需要的。”
如今,职工恳谈会在“升级”,在帮助职工解决问题之余,由领导向职工宣传贯彻企业发展前景,启发职工改变传统思维方式,让广大职工的“金点子”和“心里话”成为集团发展的智慧源泉。近5年来,职工提出的多项科技创新项目新增直接经济效益高达5300万元。